脂肪会提高奶牛受孕率吗?|泌乳|脂肪酸|饲粮

摘 要

  饲喂脂肪可能对繁殖性能产生积极影响,这是学者关注的领域之一。这些脂肪对提高泌乳奶牛生育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最近,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举办的第三届奶牛繁殖


饲喂脂肪可能对繁殖性能产生积极影响,这是学者关注的领域之一。这些脂肪对提高泌乳奶牛生育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最近,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举办的第三届奶牛繁殖大会上,来自佛罗里达大学的Charles Staples、Jose Santos和Bill Thatcher综述了饲喂脂肪或脂肪酸对繁殖的影响。

脂肪的选择种类很多

泌乳奶牛饲粮中的脂肪类型包括动物油脂和黄色油脂。除此之外,菜籽油、棉籽油、亚麻油、油菜籽、红花、大豆、葵花籽和鲱鱼鱼油也被用于泌乳奶牛饲粮。这些脂肪由各种不同类型的脂肪酸组成,包括亚油酸甘油三酯、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C18:0)、油酸(C18:1)、亚油酸(C18:2)和亚麻油酸(C18:3)。亚油酸和亚麻油酸是维持繁殖性能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必须添加在奶牛饲粮中以满足奶牛的需要。

瘤胃微生物通过生物氢化作用将必需脂肪酸转化为非必需脂肪酸。大部分含有两个或三个双键的18个碳原子的必需脂肪酸通过瘤胃微生物转化为硬脂酸。

例如,一个典型的泌乳奶牛饲粮配方中大约含有20克的C18:0、280克的C18:2和40克的C18:3。经过瘤胃微生物的消化作用,大约有370克的C18:0、40克的C18:2和14克的C18:3会离开瘤胃进入小肠。只有10%-14%的必需脂肪酸(C18:2和C18:3)可以逃过瘤胃的氢化作用。一些脂肪酸的中间形式会出现在瘤胃中,它们能够影响代谢并抑制乳脂的形成。因此,许多商业产品都通过一些方式保护脂肪酸,避免其在瘤胃中被氢化,并能在小肠中被吸收。


涉及3427头奶牛的17项研究表明,饲粮中补充脂肪可以提高奶牛受胎率(48%:60%),数据包括初产奶牛和经产奶牛。Charles Staples强调,并不是每一头奶牛的受胎率都能够提高12%,因为许多生物学上和管理上的原因都会影响奶牛的受胎率。

相反,另外涉及2689头奶牛的17项研究表明,饲粮中补充脂肪对受胎率有消极影响或没有影响。添加或不添加脂肪的奶牛的受胎率均为42%。

在那些奶牛繁殖力获得提高的研究中,学者们很难确定到底哪些脂肪或脂肪酸是有益的。与不添加脂肪相比,当奶牛被饲喂以含棕榈酸和油酸为主的脂肪时受孕率更高。在其他对比试验中,饲喂棕榈油钙盐的效果没有饲喂甲醛处理过的亚麻籽、大豆油和单不饱和反式脂肪酸钙盐混合物以及棕榈油和鱼油钙盐混合物的效果好。

因此,主要含有棕榈酸和油酸的脂肪产品可能没有主要含有Ω-3或Ω-6脂肪酸的脂肪产品有效。4项饲喂亚麻籽的研究显示,饲喂亚麻籽并没有提高受孕率,但是可以提高胚胎存活率。5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在饲粮中添加鱼粉或鱼油可以提高繁殖性能。

佛罗里达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与饲喂棕榈油钙盐相比,1069头奶牛从产犊后30天开始饲喂富含脂肪的鱼油钙盐(饲粮干物质中的含量为1.5%),受孕率从46%提高到53%。此外,胚胎损失率从12%下降到6%。

对于大多数油料种子来说,其提高受孕率的能力还没有被评估。虽然许多油料种子中超过50%的油脂属于C18:2,但并不是所有油料种子中C18:2通过瘤胃进入小肠的方式都是一样的。根据乳脂中C18:2的含量,与棉籽相比,大豆可以更有效地将C18:2运送到体组织。葵花籽和红花籽可以增加乳脂中C18:2的含量,但是效果没有大豆好。加工工艺,如大豆烘烤、葵花籽压榨可以增加C18:2向组织中运送。饲粮中添加10%的亚麻籽能够将C18:3有效地运送到组织中,如果将亚麻籽进行粉碎,则效率更高。

脂肪提高繁殖性能的原因

脂肪提高繁殖性能的原因如下:

更大的卵泡可以产生更多的雌激素

排卵后黄体增大,黄体酮含量增多

优质胚胎

胚胎损失率降低

满足奶牛对必需脂肪酸的需要

提高免疫功能

棉籽油、亚麻籽油、菜籽油、红花油、大豆油、葵花籽油和鲱鱼油可提供繁殖所需脂肪酸

多年来,人们都知道在饲粮中添加适当水平的脂肪,可以提高产后奶牛的产奶量。研究表明,富含Ω-3或Ω-6脂肪酸的脂肪原料效率最高,但是其他含少量Ω脂肪酸的脂肪原料也能够提高受胎率,且脂肪含量至少占饲粮干物质含量的1.5%才能够在提高受胎率上发挥作用。

美编丨宣琳

责编丨马佳莹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